anita lin
果然不是普通人!看了日本天皇的工作量,社畜都不敢喊辛苦!
世界上有不少國家仍保有皇室,而日本的皇室又是全世界歷史最古老的一家,從公元前660年創立至今已經傳承了126代。天皇就像是一國的國王,很多人認為皇室成員應該每天都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,但其實天皇的工作量超大,連社畜看了都絕對不敢說自己辛苦!
天皇的主要工作有什麼?
日本皇室成員被視為神明的子孫,在古代是被認為有「神性」的存在,所有人都是一脈相傳號稱「萬世一系」,天皇也因此被神格化。皇室非常神秘,沒有姓氏,也不會在世人面前出現。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天皇擁有莫大的權力,昭和天皇還實際參與了戰爭指揮,不過後來戰敗並在同盟國占領當局的主導下發送了「玉音放送」(終戰詔書)與表示天皇並非神只是人的「人間宣言」。這是日本民眾第一次從廣播中聽到天皇本人的聲音。
成了凡人的天皇,現在只是「國家象徵」的存在,即使沒有掌握實權,天皇還是要為國家服務、工作。天皇每年的公開行程和工作有710件,不包括離開皇居外的個人行程。最主要的工作分為三大類:
國事行為-以「國家機關」的主場所做的工作,包括任命首相、公佈法律、召集國會、解散眾議院、任免大臣、認證大使等人的信任狀、授予榮譽的頒獎禮等。在內閣的部份其實天皇沒有決定權,只是負責形式上的主持。
內閣閣議後的文件會送到天皇手中,天皇會在「菊之間」閱讀以及幫文件署名蓋章,1年間大概要處理995份文件。一年二次的敘勳榮譽頒獎禮約各有4000人要接見。
公眾行為-履行在憲法上「象徵」的地位去做的工作,例如出國做外交訪問、各縣市地方訪問、拜謁、一拜參賀、園遊會、開宮中晚餐會接待賓客、國會開會式、奧運會開幕等。
新年參賀的時候,天皇必需元旦凌晨五點半就開始工作。園遊會也不是去玩的,主要是邀請對社會有功、帶給人民鼓勵的各界人士出席,算是另一種類型的接見。
其它行為-又分為二種,一是以公眾的性格去做訪問,例如福祉設施參訪、企業視察等。另一種是私人興趣的活動,像是祭祀、聽音樂會、看展覽、相撲比賽等。
天皇的角色必需要苦民所民、站在人民身邊當他們的心靈支柱,雖然被歸類在私人活動中,但祭祀和祈求是天皇最主要的工作之一,一年之中有30次大型祭典,而且宮中三殿沒有冷暖氣,夏天和冬天要穿著古裝去祭祀對身體是頗大的負擔。
天皇有薪水嗎?
每年日本政府都會撥出「皇室費」預算給皇室使用,共有「宮廷費」、「內廷費」、「皇族費」三種。
宮廷費-皇室出席活動支出、皇室用財產等管理費。年約118億日圓。管理皇室的「宮內廳」在營運與人事上一年費用約125億日圓。
內廷費-天皇、皇族的生活開銷經費,也可以說是他們的實質收入,一年約3億2400萬日圓。宮中祭祀的費用也是從內廷費支出,所以天皇實際沒有領到這麼多錢。
皇族費-為保持身為皇族的身份地位而必要的資金,每個宮家都有不一樣的金額(以家庭成員、成年與否來計算),年度總額約2億7千萬日圓。因結婚離開皇室的「一時金」也是從皇族費支出。
如果預算有剩餘,則會用投資股票方式增加資產。
什麼時候可以見到天皇本人
天皇雖然大部份都在進行外交與公務,但還是有機會可以見到本尊,可以透過以方的方式:
新年一般参賀-每年新年在皇居舉辦,不分國籍、男女老幼都都可以參加。皇室成員會一字排開在高台上和民眾打招呼,天皇也會發表祝賀之詞。上午下午合計舉辦7次,但人潮非常多,最好越早去排隊越好。
天皇誕生日一般参賀-天皇生日當天全日本會放假,當天會開放讓民眾到皇居進行參賀。每一位天皇生日都不同,所以這個參賀日期也不是永遠固定。現在令和時代今上天皇德仁的生日是2月23日,平成時代的天皇生日是12月23日。
歌會始-從奈良時代傳承至今的詠歌活動,每年會定一個主題並由天皇擔任召集人,招募民眾到皇居裡參加活動,除了詠歌外還能和天皇皇后兩陛下說話,是非常難得的機會。不過這活動需要先進行預選才能參加。
雅樂演奏會-基本上以招待的客人為主,只有部份名額開放給一般民眾參加,會在宮內廳網站募集。
勤勞奉仕-為皇居、皇室宮殿進行義工清掃的人們所辦的見面會。義工必需以15~60名以內的團體進行4天的義工活動,在6個月前申請就有機會能夠參加。
看似光鮮亮麗的一國之尊,其實也像我們一般人一樣很辛苦地在工作,更難的是他們還不能辭職。當感到工作很辛苦時想想天皇也沒有多輕鬆,是不是心情上好過一些了呢?